BeanPostProcessor类族
BeanPostProcessor是Spring中的核心钩子方法,它的许多子类分别提供了不同时间不同形式的回调,总计10个扩展点。
本文只作简单的介绍,着重在相关钩子方法的调用时机。
[TOC]
BeanPostProcessor
BeanPostProcessor 类族中最基础的扩展类,提供了初始化前后的钩子方法。
这里的初始化是指在 Bean 的创建过程中的初始化,在调用 InitMethod 方法前后。
以下是 BeanPostProcessor 的方法列表:
postProcessBeforeInitialization 是在初始化前调用
postProcessAfterInitialization 是初始化之后调用
两个方法都提供了完整的 Bean 对象以及 beanName 可供修改。
调用场景
下图是 doCreateBean -> initializeBean 方法片段:
如图所示,在调用 init-method 方法的前后分别会调用 before 和 after 两个钩子方法。
除此之外 postProcessAfterInitialization 方法还会在完成自定义实例化之后调用。
上图的片段在 createBean 方法的中间部分,再通过 InstantiationAwareBeanPostProcessor#postProcessBeforeInstantiation 创建 Bean 之后,也会遍历调用 postProcessAfterInitialization 方法。
InstantiationAwareBeanPostProcessor
该类是在 Bean 实例化前后调用的钩子方法。
该接口在继承BeanPostProcessor的基础上扩展了在实例化前后的钩子方法。
以下是 InstantiationAwareBeanPostProcessor 的方法列表(不包含 BeanPostProcessor 继承的类):
- postProcessBeforeInstantiation 方法提供了 Class 对象和 BeanName 作为参数,可以在此基础上自定义对 Bean 的实例化以及初始化
尤其注意的是,如果通过该方法创建了 Bean 对象,就不会有 InitMethod 的调用。
- postProcessAfterInstantiation 方法提供了 Bean 对象以及 BeanName 作为参数,理论上可以完成和 BeanPostProcessor 两个方法相同的功能,但是该方法的调用时机有所区别。
- postProcessProperties 和 postProcessPropertyValues 都是对于属性填充
调用场景
调用postProcessBeforeInstantiation方法可以在Spring默认的实例化方法之前,定义自己的实例化方法。
例如生成代理并替换之类的,返回的Object若不为空则可以在执行完BeanPostProcessor的后置方法之后,直接跳过实例化方法doCreateBean。
在上文resolveBeforeInstantiation方法的截图中也可以看到该方法的执行点。
postProcessAfterInstantiation方法则是在实例化之后但在属性填充之前的钩子方法,若返回false则跳过属性填充方法。
下图是doCreateBean -> populateBean方法的片段:
可以看到postProcessAfterInstantiation后置方法的执行逻辑以及要求,首先就需要BeanDefinition不是合成的。
postProcessProperties也是在属性被填充之前被调用,返回一个自定义的PropertyValues对象,传入当前的属性集合,实例对象以及bean名称,可以在该方法中修改属性集合。
该属性集合最终会被填充到Bean中。
下图也是doCreateBean -> populateBean方法的片段:
除了postProcessProperties方法,在其未生效时,postProcessPropertyValues方法也会被尝试调用。
但其实postProcessPropertyValues方法在接口中已经被声明为不推荐使用的。
SmartInstantiationAwareBeanPostProcessor
该接口扩展了InstantiationAwareBeanPostProcessor,主要是实例化过程中获取Class对象等一些逻辑的扩展。
predictBeanType方法用于预测Bean的类型,明显实在实例化之前的。
这个在createBean的流程中具体的调用点未找到,不过应该是常规手段不能得到Class对象后的一种补充。
determineCandidateConstructors用于推断可用的构造函数。
以下是createBean -> doCreateBean -> createBeanInstance方法的片段:
在createBeanInstance中定义了好几种实例化方法,从上到下每一步都会尝试去实例化对象,如果实例化成功就退出了。
该方法在使用autowireConstructor之前推断出合适的构造方法。
以下就是推断,也就是调用方法的逻辑:
遍历调用SmartInstantiationAwareBeanPostProcessor#determineCandidateConstructors方法的时候,只要有一个成功返回,就直接返回了。
所以在BeanFactory中如果有多个SmartInstantiationAwareBeanPostProcessor作用于相同Bean的推断,就需要注意执行的顺序。
getEarlyBeanReference用于获取早期引用,处理循环依赖的情况。
实例化完成之后,还未填充属性,为了解决循环依赖问题,此时就要通过该方法暴露早期的引用。
下图实在createBean -> doCreateBean的片段:
在经过是否需要暴露早期引用的判断之后,会将持有该方法的ObjectFactory作为value注册到缓存中。
具体流程表如下:
不难发现在singletonFactories缓存中注册的就是getEarlyBeanReference方法。
而getEarlyBeanReference的具体逻辑如下:
最终是循环调用了所有的SmartInstantiationAwareBeanPostProcessor#getEarlyBeanReference方法。
MergedBeanDefinitionPostProcessor
该类扩展了对MergedBeanDefinition在实例化之后的扩展。
postProcessMergedBeanDefinition在Bean实例化完成之后被调用。
下图是createBean -> doCreateBean的片段:
调用该方法之前,Bean已经通过createBeanInstance方法使用Spring提供的方法进行实例化。
DestructionAwareBeanPostProcessor
改接口扩展了在销毁时对Bean对应的资源的自定义回收。
在postProcessBeforeDestruction方法中可以定义对资源的自定义回收逻辑。
requiresDestruction则是判断是否需要注册上述方法。
以下是Spring Boot中Bean在创建时,doCreateBean方法的最后一步。
在判断为非原型模式且需要销毁时,会包装一个DiposableBeanAdapter注册到BeanFactory中。
注册的形式就是disposableBeans的缓存。
以下是DisposableBeanAdapter的构造方法中的最后一行,方法以及对应的实现。
可以看到在初始化的时候通过getBeanPostProcessors()方法获取的BeanPostProcessor集合经过筛选后被赋值给DisposableBeanAdapter中的beanPostProcessors成员变量。
内置的 BeanPostProcessor
整理 Spring 汇总内置的 BeanPostProcessor,以及其作用,不做原理的深入解析。
类名称 | 实现方法 | 具体作用 |
---|---|---|
InitDestroyAnnotationBeanPostProcessor | 解析 InitializingBean 以及 DisposableBean。 | |
CommonAnnotationBeanPostProcessor | 解析 @PostConstruct 以及 @PreDestroy,还有 @Resource | |
AutowiredAnnotationBeanPostProcessor | 解析 @Autowired 和 @Value,附带的还有 @Inject 和 @Lookup | |
AsyncAnnotationBeanPostProcessor | 解析 @Async 注解,内部创建 AsyncAnnotationAdvisor 类 | |
AnnotationAwareAspectJAutoProxyCreator | 解析 @AspectJ 等 AOP 相关注解 |